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动态
细菌性感染遍布于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针对病原菌的抗菌药的正确合理应用是治愈该类感染的关键,而细菌对抗菌药敏感性的测定是正确选择抗菌药品种的重要参考依据。汇集的大量细菌药敏资料并可用于监测细菌耐药性的变迁,及早发现细菌耐药性发展动向,为抗菌药的临床使用和研发提供参考资料。我国的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开展与国际同步,早在1985年我国卫生部为合理使用抗菌药,防止和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就成立了“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85)卫药政字第58号],也是世界卫生组织亚太区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在中国的监测点。该中心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和上海第一医学院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现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所)共同组成。前者主要负责提供符合国际规范要求的细菌药敏纸片,后者负责建立规范的细菌药敏方法及质控。上述工作经世界卫生组织细菌监测日内瓦总部专家复核确认后,于1988年卫生部颁发“关于“扩大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试点”的通知[(88)卫药政字 第203号]”,决定在北京、上海逐步建立细菌耐药性监测网。
2018年8月31日下午14:00,“上海市细菌耐药监测网”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在上海宾馆隆重举行。正式活动开始前,5分钟纪录片带大家回顾了“上海市细菌耐药监测网”自1988年成立以来由仅6所成员单位到如今57所成员单位的发展历程。
会议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副所长张菁教授主持,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衣承东、药政处处长吴文辉以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邵建华出席本次活动并先后致辞,对30年来“上海市细菌耐药监测网”所开展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和支持,并对未来上海市的细菌真菌监测工作的开展提出明确要求,为保障公共卫生发挥最大的作用。随后,大会为特邀专家金少鸿教授(原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党委书记、常务副所长)和汪复教授(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所长、华山医院终身教授)颁发特殊贡献奖证书,感谢他们为我国细菌耐药监测工作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上半场学术交流环节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俞云松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蒋燕群教授共同主持。首先,吴文辉处长进行了题为“我国细菌耐药和抗菌药物管理现状及要求”的报告,从国家层面到上海市的要求,对未来遏制细菌真菌耐药发展的相关防控要求进行了详细部署;随后汪复教授和朱德妹教授共同回顾了“上海市细菌耐药监测网”的发展历程,对监测网的组织架构、工作体系进行了介绍。朱教授强调“质量是细菌耐药监测的生命线”,并指出通过“重视入网前的培训、加强入网后的管理、发挥专家组的作用”、“劣汰优进”激励机制、优秀单位示范等方式提高上海市细菌耐药监测网的工作质量。最后,胡付品教授对未来细菌耐药监测工作作出了展望,内容包括持续提升监测质量和扩大监测范围、进一步优化监测方法和提高耐药监测数据的使用效率、重视耐药监测相关科研工作和临床沟通以及撰写重要耐药细菌防控指南等内容。
紧接着,活动进入30周年颁奖环节,由朱德妹教授主持。吴文辉处长、朱德妹教授、倪语星教授、俞云松教授和蒋燕群教授为“上海市细菌耐药监测网”30周年10家优秀单位进行颁奖。获得“上海细菌耐药监测优秀单位”称号的单位包括(排名不分先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长海医院、上海长征医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
张菁教授、赵虎教授、汪瑞忠教授、胡必杰教授和葛平教授为上海市细菌耐药监测网“优秀个人”进行了颁奖,获得“上海细菌耐药监测优秀个人”称号的包括(排名不分先后):陈峰、陈险峰、戴俊华、房华、侯伟伟、黄卫春、蒋晓飞、刘云、孙景勇、汤荣、王爱敏、王春、杨海慧、袁轶群和张雯雁等。最后,衣承东副主任、倪语星教授等15位专家上台共同启动30周年纪念典礼启动仪式,将整个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下半场学术交流环节由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赵虎教授和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汪瑞忠教授共同主持。首先,胡必杰教授用一些案例讲述了细菌耐药监测在遏制耐药菌传播中的作用,并指出“精准感控,微生物检测及耐药监测是关键”。随后,倪语星教授从感染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抗感染经验治疗分析了细菌耐药监测工作的作用和意义。王传清教授在报告中详细解读了最新版全国和上海市细菌耐药监测技术方案对细菌耐药监测工作的要求,对细菌耐药监测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说明;最后,张泓教授回顾了自己及团队从事细菌耐药监测工作以来的点滴进步和发展。
最后,张菁教授作会议总结,感谢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一直以来对“上海市细菌耐药监测网”的支持,感谢上海市各成员单位对监测网工作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帮助。耐药监测,不忘初心;任重道远,砥砺前行。立三十,微见远,成立30周年的“上海市细菌耐药监测网”而今迈步从头越。